发布时间:2025-01-10 23:14:53 来源: sp20250110
备受市场关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意味着非银行支付迎来了行业的“基本法”。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的行政法规,《条例》补全了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法律制度,解决了以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低的问题,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规模为10046.84亿笔,交易总量为348.06万亿元。非银行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支付行业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市场也暴露出一些亟待整治的问题。例如,有些机构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有些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直连,通过银行违规跨行清算;有的机构违规经营、挪用客户备付金;有的机构甚至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据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年,第三方支付领域至少产生了56张罚单,罚没总金额超过2.71亿元。
针对这些问题,《条例》的出台正当其时,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到了实处。新规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四是依法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这些举措是亮点也是重点,把对了“脉”也开准了“方”,旨在进一步强化监管,杜绝“无照上路”,促使产品创新有序推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支付业务的需求,让更多用户安全便利地参与各类经济消费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结合多年来的监管实践,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支付业务分类经验,坚持功能监管理念,从业务实质出发,根据其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消除监管空白,也能更好地避免监管套利。
可以预见,未来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发展重点和最适用场景,仍然是小额、高频的便民支付场景。这也对非银行支付机构提出了坚守“本位”的要求。广大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围绕“支付为民”理念专注主业,防范业务异化,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信息安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监管部门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做到堵偏门、开正门,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综上,《条例》将以往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在准入退出、业务规则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市场化机制,提高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不仅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非银行支付行业规范化,也有利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更好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经济网供稿)
张国栋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