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阎根齐:《更路簿》历史上如何引航南海?

发布时间:2025-01-10 11:12:47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社 海口5月24日电 题:《更路簿》历史上如何引航南海?

  ——专访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阎根齐

   中新社 记者 尹海明 王子谦

  “学会《更路簿》,能当海师傅”。在海南岛沿海地区,曾广泛流传着一种航海手册——《更路簿》。《更路簿》如何为渔民指点迷津?其蕴含着哪些文化内涵,为世界海洋文明作出了何种贡献?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阎根齐近日就此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更路簿》是什么?它形成于何时?

  阎根齐:《更路簿》是南海航海针经的一种,是帆船时代海南渔民在南海航海指南的纸质书,记载了中国南海诸岛及海南岛周边的航线、地名、航向等诸多元素,尤以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为主。多数航线都由起点、终点、针位(航向)和更数(包括航程时间和距离)组成。

  按照渔民的说法,在航行和捕捞作业中所确定的路线,即叫“更路”。渔民结合洋流、风向等因素,将一“更”的航程大约定为10海里;而“路”指的是罗盘的针路和航向。“更路”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流速、流向与风力的影响,航行过程中需时常调整。

  根据现有的来源分析,学界普遍认为《更路簿》至晚形成于明代。

  在琼海市潭门镇上教村所存抄写的《更路簿》被鉴定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其中一篇《驶船更路定例》与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顺风相送·定潮水消长时候》和《东西洋考·水星水醒》,无论语句语法,还是更路、针位、对自然现象的描述等都格外一致,成为《更路簿》形成于明代的最直接证据。

  早在纸质版《更路簿》形成之前,海南渔民口传的“更路经”在宋元时期已经孕育,明代时走向成熟。

图为2016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草塘村老船长苏承芬展示陪伴他行船多年的《更路簿》。(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中新社 记者:《更路簿》目前发现了多少种手抄本?记载了哪些内容?

  阎根齐:自1974年至今,研究人员已在海南岛发现《更路簿》52本,主要来源包括:海南渔民航海经验的积累、郑和下西洋的遗存、抄自明代的海道针经、在中国东南沿海商船的传抄以及渔民之间相互的传抄。

  从目前发现的《更路簿》看,至少包括六方面内容:

  (一)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路。这是多数《更路簿》的核心内容,记载海南渔民从海南岛东部沿海出发,前往东海(即西沙群岛)、北海(即南沙群岛)的更路,也有东沙更路。

  (二)海南岛沿海更路。

  (三)外海更路。海南渔民驶往南海外海域的更路。如潭门镇南截村王国昌的《顺风得利·北海更路》之后有25条从南沙群岛开往越南、新加坡等地的更路。

  (四)流水簿。《更路簿》中一般都有一篇《流水簿》,主要记载一年中每天的涨潮、退潮等情况。

  (五)山形水势图。用图形绘出海上的岛礁或望山的形制、特点,称为“山形水势图”。

  (六)恶风。这是指台风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气、云朵、彩虹等现象。

  此外,有些《更路簿》实际上是在南海的作业日志,不仅有每天的航海记录,还有在海上期间的渔民组织分工、捕鱼数量记录、药方、造船图纸、旗语等,被专家称为研究南海渔民的“百科全书”。

图为2016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草塘村89岁的老船长卢业发正在向他的儿子卢家炳传授《更路簿》和罗盘的使用方法。(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中新社 记者:《更路簿》作为帆船时代出海必备之书,是如何为海南渔民指点迷津的?

  阎根齐:海南渔民出海时,必携带《更路簿》与罗盘。船长或者负责管理罗盘的“火表”紧盯罗盘指针,根据手中《更路簿》记录,结合本帆船的特点与海流、潮汐、风向、风速以及航行中的岛礁障碍等各种因素来把握航向。

  《更路簿》记载的句式是按条目书写的,每一条表达一条更路,用语精炼。如陈永芹《西、南沙更路簿·往南沙群岛更路》篇第17条:“自鱼鳞去断节,用酉字,二更。”即为:从南沙的鱼鳞(仙宾礁)开往断节(仁爱礁),用向“酉”针位,二更到达。

  一般《更路簿》的记录是从海南文昌清澜港或琼海潭门港始发,前往西沙群岛船暗尾(西沙洲),然后再开往其他岛礁,在那里再分别始发更路;前往南沙群岛多从三圈(浪花礁)或白峙仔(盘石屿)始发,前往北海(即南沙群岛)的双峙(双子群礁),然后再前往各岛礁。

  《更路簿》里记载的南海航线,证明了至晚在清代,海南渔民已在这些海域形成一套最佳的线路和世代捕鱼的渔场。

  如,南沙群岛暗沙众多,海南渔民在清末时就形成了东头线、西头线和南头线三条“最佳路线”:苏德柳《更路簿·立北海各线更路相对》第1条就记载:“自三圹往北海双峙……”“三圹”(或称三筐、三圈)即浪花礁,“北海双峙”即南沙群岛的双子群礁,他们到达双子群礁后,向南到铁峙(中业岛),再到第三峙(南钥岛),到黄山马(太平岛)后,便分成三路,分别称东头线、西头线和南头线。这些线路自北而南,形成了海南渔民在南沙群岛最为集中的重要线路。

2016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草塘村老船长苏承芬在自己手工制作的帆船模型前翻阅祖传的《更路簿》。(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中新社 记者:《更路簿》如何反映海南渔民的南海岛礁开发史?

  阎根齐:在《更路簿》的指引下,海南渔民不仅穿行南海岛礁之间,还长住岛上进行生产,称为“站峙”(海南渔民方言称岛为“峙”,在岛上居住生活便称为“站峙”)。一个岛上最少住两人,多者住七八人,一般住岛一至三年。渔民住岛生活包括打井、栽树、盖屋、挖鱼池、种田、建庙、建库房等。文昌东郊镇上坡村的陈鸿柏曾在南沙群岛居住18年,创下住岛时间最长纪录。1868年英国出版的相关书籍中就有记载:东岛上“一井,乃琼州渔人所掘”。

  海南渔民经长时间摸索,逐渐将南海生产的时间表固定下来:每年农历十二月乘东北风南下,到次年农历四月清明节前再乘西南风刮来时返回,每年都有渔民住岛进行开发。这种开发的历史至少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这样利用季风有规律地、几百年持续不断地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航海、捕鱼作业,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从未有的,也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和经营管理南海诸岛的有力证据。

2019年,在西沙群岛甘泉岛生活的海南渔民。(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中新社 记者:《更路簿》为南海海洋文明乃至世界海洋文明作出哪些贡献?

  阎根齐:海南渔民发现并命名了南海诸岛的主要岛礁和航线。《更路簿》记载了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共有140多个,各岛礁之间的航线3000多条,这些航线形成了网状结构,覆盖了南海岛礁。所有用汉字表示的海南方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完整的南海诸岛地名命名系统。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南海诸岛命名,海南渔民的命名(即《更路簿》记载的地名命名),总计有130多处。

  这些地名据考证也被外国人采用。葡萄牙人贾科莫·加斯塔尔迪(Giacomo Gastaldi)在1561年绘写的《亚细亚地图》中,将永兴岛记为“PULOO.MJO”(猫叫岛),这是对渔民俗名“猫峙”的直译。

图为2016年,时年89岁的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草塘村老船长卢业发向 中新社 记者展示的陪伴他行船南海多年的《更路簿》和罗盘,其中《更路簿》上显示有“兼四线”“加二线”字样。(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航海实践经验下的《更路簿》,同时为世界海洋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海南渔民在使用《更路簿》与罗盘配合定位岛礁时,在罗盘的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使用“兼针”,即在两个相邻针位的中间线两旁,再加一至四条线相隔,《更路簿》里大量使用了“兼×线”或“添×线”“加×线”等。苏德柳《更路簿·立北海各线更路相对》第57条载:“自双挑(信义礁)去海公(半月礁),用乾巽加三线辰戌,三更收。”该条的意思是:从双挑(信义礁)驶往海公(半月礁),用罗盘上的乾巽(307.5°)和辰戌(127.5°)针位,加三线,航程三更到达。这就使罗盘方位提高到240个针位,定位精度由15度细化到1.5度,航向准确度大大提升。(完)

  受访者简介:

  阎根齐,海南大学人文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南省“杰出人才”,海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