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39:23 来源: sp20250111
去年深秋,我随一支采风队伍,回了一趟故乡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峄城区又叫榴乡,最著名的物产是石榴。峄城的石榴树长得遮天蔽日,有十八万余亩、七百多万株。因为是深秋,千万棵石榴正在挂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朝气蓬勃,喜气洋洋。
我们一行人刚刚住下,外面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可能是户外活动不方便,大家转而去参观县城的文体设施,第一站便是去文化馆。我的心暗暗激动了一下。
我曾经在峄城区的文化馆工作过五年。那是一座灰白相间的老式建筑,一共三层。一楼是文化馆的会议室,二楼三楼是办公室、图书室和活动室。文化馆里几乎集中了小城各行各业的文化能人:画竹子的老韩、画石榴的老周、唱京戏的董老师,还有写诗歌的魏老师和写故事的刘老师……魏老师是个木讷得不能再木讷的人,一直在农村生活,有一天却忽然在《诗刊》发了一首长诗,因此被调到文化馆来搞创作。但后来,他对峄城区最重要的贡献却不是诗歌,而是组织编撰了一套民间文学集成,几乎把峄城有史以来留存的民间歌谣、掌故、俚语、传说故事“一网打尽”,功莫大焉。而写故事的刘老师更是传奇。他的听力不好,一天二十四小时需要佩戴助听器。可他想象力超常丰富,几乎是名刊《故事会》的常客,每年都会有几个中篇故事在上面发表,而且多有获奖。
每逢过节或者区里有大型活动,都是文化馆最忙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总要搞一场演出。全馆上下所有人都会动起来,写的写,画的画,唱的唱,跳的跳,念的念,大家脸上都露着喜悦和自豪。自然,文化馆的门口,这段时间也会聚集一群人,有的是来看他们喜欢的演员,有的就是来看热闹的。我在文化馆工作的时候,文化馆发生了一件在当时很轰动的事,就是文化馆基层站的邵老师写了一出柳琴戏《匡衡进京》,在北京获了奖,还被改编成了四集电视剧。尽管只有四集,对我们峄城区来说,却是头一回。大家都稀罕得很,相约着去观看。
印象中我们住的这家宾馆距离文化馆也就七八分钟的车程。坐在中巴车上,玻璃有些不太透明,再加上阴雨,外面有些模糊。差不多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到,我不由地叫了一声,是不是走错了。同行的本地人说没错,文化馆搬到东郊文体中心了,与文旅局一起办公了。
中巴车又转了几个弯,在一幢高楼前停了下来。进去一看,里面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全然不是我原来工作时的样子。我在一边站着听讲解,一个熟悉的身影忽然从一侧走过来。是小周!原来在文化馆当舞蹈老师,现在已经是文化馆的馆长了。他说二楼的排练厅里正在排练一出新戏。难怪老远就能听到抑扬顿挫的女声在楼道里飘着。及至走近了,看到有五六个人,正在你来我往地搭着戏。唱到精彩处,大家一起鼓起掌来,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我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文化馆里。
晚上,雨还没有停。我找了把雨伞,一个人去了沿河公园散步。公园已经建成好多年了,绿化很好。树木沾了雨水,绿得透彻,绿得清亮。雨虽不大,来的人很少。我在公园里走着,心里还在想着,老文化馆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我想去看看。从公园里出来,沿着丞水河桥一路向西,走不多远,路南就是老文化馆的旧址了。老房子已经荡然无存,新起了一片楼房,沿街的那些小馆子也变成了绿化带。
我撑着伞在昏黄的路灯下站了一会儿。老文化馆确实已经不在了,新的文化馆正以新的姿态、新的方式影响着小城的人们。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一群人与今天演戏的一群人,相拥着从这里进进出出。他们像一条河流,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流淌。那文章,那故事,那歌声,那扮相……那也是小城的文脉啊,潜移默化地丰盈着小城的记忆,影响着大家的生活,并将继续使小城人的日子更有味道、更有色彩、更有趣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2日 2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