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喇沁旗:以绿为底,林下生金

发布时间:2025-01-11 01:54:48 来源: sp20250111

  ◎本报记者 张景阳

  美林谷滑雪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镇,冬季每天能吸引上千名雪上运动爱好者,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不少雪上项目就在这里举行。美林谷滑雪场附近有150平方公里的森林,冬季可滑雪,夏季可避暑。秋季,这里还有油菜花海、苜蓿花海和格桑花海。

  美林谷优美的环境是喀喇沁旗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的写照。喀喇沁旗坐落于典型的丘陵林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当地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乡村旅游,将闲置的绿水青山盘活为金山银山,用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去年10月,喀喇沁旗入选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生态治理让山林更美

  迎着日出,刘军走进了松涛阵阵的森林,他是喀喇沁旗美林镇罗圈铺村护林员。每天清晨,他需要进行树木巡护工作。

  “以前我是山的依赖者,现在我是山的守护者。”刘军说,刚参加护林工作时,他对林业各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后来,他经常找邻村的护林员交流,到林业站找专业人士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渐渐成为护林队伍中的“老把式”。自2016年喀喇沁旗生态护林员项目启动以来,当地严格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不仅让山林更美,而且让很多低收入群体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实现增收。

  多年来,喀喇沁旗坚持人工增绿补充自然缺绿,先后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实现退化林分修复3100亩、植被恢复2.2万亩。目前,当地人工造林25.3万亩、飞播造林33.5万亩、封山育林48.6万亩。喀喇沁旗有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6万亩提高到现在的2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8%。当地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境内拥有鹿、狐、狍等野生动物1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

  清清锡伯水,潺潺老哈河。锡伯河水与老哈河相互交汇、补给,养育了喀喇沁人民。近年来,喀喇沁旗推进重点水生态环境治理,解决乡村建制镇污水散排问题和水污染问题,全面提升村镇整体环境和村民生活品质。为实施好村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喀喇沁旗采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的污水治理模式,搭建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智慧平台。据了解,经过处理的水源水质优良,可以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景观绿化、道路喷洒,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喀喇沁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3%以上。当地还全面完成了云铜原厂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蓝天碧水净土,喀喇沁旗的生态文明建设步稳蹄疾,一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林下经济撑起群众“致富伞”

  阳光穿过针叶林,斜照在一朵朵圆鼓鼓的“小伞”上。这些“小伞”是一株株食用菌。在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人员正手把手地为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旺业甸实验林场支部书记李文书告诉记者:“2021年,支部先行试验示范,主动为百姓‘摸石头过河’。我们引进特色食用菌品种——赤松茸试种,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菌种对比实验,在选出最适宜本地种植的赤松茸菌种及基料配比后,再大范围推广林农种植。”

  为挖掘和利用林业资源,将林业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2年,喀喇沁旗采取以销定产、出台扶持政策等举措,引导群众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坡度平缓、森林郁闭度适中的林地种植赤松茸。“喀喇沁旗林业资源丰富,特别是美林镇森林覆盖率达86%,夏季降水集中且日照丰富,土壤呈酸性,特别适合赤松茸生长。这里种出的赤松茸产量高、品质优,非常受欢迎。”美林镇党委书记齐学文说,美林镇将在合适的时机发展赤松茸深加工产业,协同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旅康养等多种模式,实现林下生金,助力乡村振兴。

  喀喇沁旗林下经济方兴未艾。在喀喇沁旗乡村振兴现代林下中药产业园区,记者看到一朵朵紫灵芝亭亭玉立,长势喜人。为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旗委旗政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上海汇济医药有限公司在美林镇落户扎根。

  喀喇沁旗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向绿色要效益、让绿水青山产金出银。依托京蒙帮扶项目,属地乡镇党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党组织共同建设美林镇林下经济扶贫产业园,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以“生产+加工+销售”的发展模式进行运营,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林下经济。

  喀喇沁旗旗委书记房瑞表示,近年来,喀喇沁旗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中药材(蒙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当地重点引进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康养等项目,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开发野生林下产品深加工,强化品牌建设。喀喇沁旗就这样由生态保护转向生态开发,将生态效益变为经济效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打好乡村旅游特色牌

  位于喀喇沁西部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雷营子村,安安静静地藏在深山中。站在村中高处放眼四顾,青山、村落、石径一览无余,共同构成一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山村风景线。

  雷营子村村民侯丽娜告诉记者:“五一、十一假期时,来这里的游客特别多。我们几乎接待不过来。”据侯丽娜介绍,十年前,雷营子村虽然风景优美,但游客很少,因为村落不仅交通闭塞,而且十分贫困,缺少旅游基础设施。

  2012年以来,喀喇沁旗因地制宜,围绕“生态宜居”开展村庄绿化,对重点公路绿化进行补植补造,提升道路村庄景观效果,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培育生态娱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遗迹考察+美丽乡村休闲体验+观光度假+林果”的乡村旅游之路。十余年来,雷营子村实现了由贫困村到旅游村的华丽“蝶变”,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近年来,喀喇沁旗坚持“清新喀喇沁、健康生态游”的发展定位,努力打好“休闲康养度假游”和“近郊乡村休闲游”两张王牌,倾力建设六大核心景区,发展特色化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春来踏青夏游园、秋来赏叶冬滑雪”的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

  目前,喀喇沁旗已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等称号,成功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喀喇沁旗旅游总收入为9.8亿元,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

  多年来,喀喇沁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为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绿富同兴”贡献喀喇沁智慧。 【编辑:卞立群】